原标题:“椰风”正劲 进口青椰一年超百万吨(引题)
饮品行业为何盯上椰子?(主题)
成都商报-红星新闻记者 叶燕 张芷旖
(资料图)
“早已有之”的椰子饮品行业,近几年开始“扶摇直上”。各大现制饮品品牌里,“含椰量”纷纷上升,生椰拿铁、杨枝甘露、椰椰芒芒等爆款频出。进出口数据显示,2022年全国进口青椰已经达到107万吨,大约是十年前的6倍。
在8月16日至18日举办的2023成都国际酒店用品及餐饮展览会上,一众参展的食品与饮料中,椰子也成了现场最火爆的元素之一,除了以本色示人的椰子水和椰乳,与茶饮、咖啡、冰淇淋等结合的新鲜形式和创新口味吸引了许多经销商洽谈合作。
“椰子热能持续几年确实让人惊讶,但也在意料之中。”“椰号”品牌展位展商表示,这背后是植物基概念的大火和饮用场景的扩大。植物蛋白饮品赛道虽竞争激烈,但“目前市场总份额只有200亿元~300亿元,还远远没有达到碳酸饮料的份额,因此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。”在这个空间之中,“行业竞争不是坏事,群策群力才能把蛋糕做大。”
“椰子家族”持续扩容 “市场还远没达到饱和”
近两年,“椰子家族”持续扩容,除了在咖啡和茶饮品牌涌现中的新品,椰汁、椰子水等包装产品也不断上新。据媒体报道,截至今年6月,天眼查上涉及“椰子、椰奶或椰乳”的企业超6500家,不少新兴品牌也获得不同轮次的投资。
各个品牌纷纷比“椰”,看似暗流涌动,但一些商家相信这会带来益处。“每一个品牌的每一次广告,其实都是在做市场教育,让椰子产品的形象深入人心。” “椰号”品牌展商认为,消费者对椰子纯天然、植物基属性的足够认知,为它的普及带来了先决条件。“从几十年前起,有品牌打出 ‘0香精、色素和防腐剂’标语起,消费者逐渐对椰子形成了健康、好喝的印象,为当下的椰子热埋下了伏笔。”他认为,各品牌对椰子的持续营销会扩大消费群体基数,让“蛋糕”做得更大,“市场还远没达到饱和,这一阶段,扩大市场规模是行业的共同目标。”
“不怕卷”的椰子企业,多半掌握着供应链的优势。《2020-2025年中国椰汁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》显示,中国椰果需求量每年高达26亿个,而海南省每年的椰果产量仅约为2.5亿个。目前,国内的椰子需要从泰国、越南、印尼等国家进口。在这种背景下,稳定的供应链便成为一大筹码,意味着稳定的产量和品质。“椰子的产量在全球都是相对稳定的,因此有一定的稀缺性,不会出现由于新品牌大量涌入导致利润过低。”品牌展商表示。
与茶饮、咖啡花式结合 “黄金配角”打开爆款大门
椰汁在几十年前就已经出现在各大商超,成为逢年过节家庭餐桌的常备。而近几年来真正引爆“椰子热”的,或许是它作为“黄金配角”的能力——通过搭配各种饮品,与其他元素在碰撞中产生新意。
“瑞幸在两年前推出生椰拿铁,目前销售量已经超过3亿杯,可以说是打开了椰子饮品成为爆款的大门。”“晨非”品牌展位的展商表示,以椰汁为代表的植物基饮料市场的崛起离不开饮用场景的扩大,尤其与咖啡、茶饮的有机结合,让植物基饮料的销售实现了飞跃。“椰乳、燕麦奶等能与茶饮咖啡相融,口感清甜滑润,不会喧宾夺主,这为饮品创新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。”该展商表示,根据销售数据,椰基饮品仍是最受欢迎的植物基种类,燕麦奶、巴旦木奶的销量也很可观。通过与现制饮品混搭,这些植物基饮料跟随着奶茶店、咖啡馆的开店脚步,完成了市场的多重渗透。不过,当前植物基饮料市场上的种类其实并不算多,创新也成为了植物基饮料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。创新不仅仅指找到更好的口感,还要充分考虑客户的精准需求,例如无糖、高钙、补充维生素等。
近年来,个性化营养已逐渐成为食品与饮料行业的趋势,植物基食品成为一个充满潜力的领域。据《2022年~2028年全球植物性饮料市场规模、份额和行业趋势分析报告》显示,到2028年,全球植物性饮料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488亿美元,在预测期内以11.2%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。
“椰号”品牌的展商观察到,目前椰乳已经过了爆发期,进入平稳期,属于存量竞争时代,企业需要另寻出路。“椰乳只是我们选定的一块敲门砖,因为椰乳的受众较多,最容易撬开市场、建立渠道。我们的目标是开拓更多植物基饮品。”他说,当稳定的渠道建立完成后,其他产品的推广会更加水到渠成,或将接力“椰风”,站上新的消费前沿。
标签: